很多人都想过创业,但创业的路并步好走,作为技术人员,想创业的话走什么路线最好呢?先研究下成功人士:
李晓华的第一桶金是靠在北戴河贩卖所谓“美国冷饮”掘得,当时投入资金是3500元,收获则达10万元人民币。后李又在秦皇岛放录像,获利百万。李真正暴发是后来东渡日本,成为章光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的总代理。
创办广东七喜电脑有限公司的易贤忠在创业前则属广州一家国有制药集团属下企业厂长,因女儿患脑疾,为筹集医药费被迫下海。易的第一桶金是为停业装修的广州南方大厦制作500只节能电子镇流器,资本金为从广东中山小揽镇一个小老板处赊销的价值5000元的电子原材料。易以自己50平方米住房做工厂,获得千元,后易据此成立白云节能电子电器厂,3个月获利14万元,易将之视为自己真正的第一桶金。易在筹得为女儿治病的钱后,又继续回原厂上班,后因工厂衰败,才不得已第二次下海,创立广东七喜电脑有限公司,目前个人资产过亿。
重庆小天鹅集团董事长廖长光家境普通,曾下乡做过8年知青,回城后在重庆城建局当电工,娶何氏七妹何永智。何出名美丽,当时在一家鞋厂当设计师,并擅长服装设计。何氏七姊妹,6个嫁得如意郎君,只有廖身份“低微”,因此备受众人挤兑,境况难堪。廖受此刺激,发誓创业,以出人头地。廖辞职下海后,以出卖住房所得3000元为本金,租得16平方米小店面一间,开始经营火锅,初时生意颇为不顺,不赚反亏。廖在妻子理解与帮助下,坚持不懈,专力创新,数月后开发出迥异于传统重庆麻辣味火锅的荔枝味火锅,开始扭亏为盈。继而又开发出后来风靡大江南北的重庆鸳鸯火锅,事业开始独上层楼,由小店到大店到企业集团。廖于1982年发愤下海,第一桶金便价值百万,目前个人资产1亿元。
大连韩伟企业集团创始人韩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招为三涧镇畜牧助理员。1984年韩辞职下海,创业本金为从亲友处借得的3000元,养蛋鸡50只,同年底,韩从银行贷得15万元,开始兴办养鸡场,一举成为大连最大的饲养专业户,同时亦成为大连负债最多的个体户。在政府支持下,韩很快又贷款集资208万元,建起一座占地44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饲养8万只鸡的现代化养鸡厂韩白手起家,其鸡场第一年产值便达210万元,这也是韩掘得的第一桶金。
用友软件王文京亦可视为靠技术起家的一类。除了自家技术外,在创业过程中还更多地借助了外部力量,特别是政府力量,有点人因人成事的味道。
以王志东、张朝阳、丁磊等为代表的一类,是属于被时代潮流硬推上富豪坐席的一类。除王志东曾开发过一个中文平台软件,丁磊曾开发过一个简单的163电子邮件系统以外,其他人并未见得有多少技术可言。而王志东和丁磊的第一桶金,都是从各自所开发软件中获得,数目达数十万和百万不等。一般而言,这类“英雄”因为缺乏基础,起得快,下得也快。正所谓“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者是也。
评论